你更傾向于手機的牌子還是性能,大家用的都是什么手機?
優質回答:單純的問要牌子還是要性能,這顯然是不嚴謹的。
畢竟價高者更看重的是細節以及品牌力加持,追求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還有一些隱性附加值。但要是價格比較低廉,那考慮的重點就不一樣,硬件屬性過得去就行。用一句時髦的話說,都這個價了,還要什么自行車呢?
但凡是愿意花上五六千買手機的用戶,對產品參數是很弱化的。更多是追求產品的綜合體驗,只要有一個細節不滿意,整體印象分直線下滑。
看看蘋果iPhone用戶(特別是Pro系列),三星的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特別是Pro及以上產品),這些用戶在買手機時, 對品牌還是很看重的。特別是蘋果的iOS系統,軟件加成非常大。
如果單純從性能來說,那任何一款高端手機都是價格虛高的。紅米K40Pro和小米11U都是用的同一套處理器,同一套系統,但是價格卻差了一倍。888處理器最低的2799,最高的一萬多。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華為和榮耀身上,都是麒麟處理器加EMUI魔改的系統,但體驗和價格也是完全不同。蘋果也一樣,iPhone12和iPhone12Pro,差距就看得見的一個攝像頭,都是A14+iOS,價格也是一千多。
所以高端用戶,對細節、對品牌、對做工、對售后等都更重視,要的是綜合體驗,而不是某一個單一的突出。反過來講,如果性能真的決定一切,那小米為首的線上品牌早就一統江湖了,那還有蘋果、三星什么事。性價比這個“命題”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迫切,很多人還是堅信一分錢一分貨的。
如果預算就兩三千元甚至更低的,那就不要跟風追求什么大牌了。大品牌的手機溢價高是事實,所以越是低價產品上縮減就越多。但也不是性價比高的產品就好,畢竟小品牌的設計、品控、系統及售后要差一點,體量有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考慮到手機是一種更新換代快,價值不是很貴的情況下。為了性價比去嘗試一下也是可以的。并且現在幾家走性價比路線的品牌都做的不錯,在手機圈也摸爬滾打好幾年,背后也實力,產品和系統都很成熟,有高價產品做輸出,綜合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就現在來說,除了小米這家走性價比外,新起的iQOO和Realme兩家都做得很不錯,產品線也很豐富,性價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OV兩家的資金和實力也很難雄厚,加上東家背后支持背書,售后、系統等下放,產品體驗也不錯。
所以預算緊湊的,建議多看產品,不管是芯片、屏幕,還是拍照、快充、系統等,能盡量兼顧的就多兼顧。至于高端機,那就要“吹毛求疵”一點,畢竟你花的錢已經超出了硬件本身的價值,追求一些附加值和細節體驗是理所當然的。
其他網友觀點我比較傾向于手機的性能,差不多性能的手機必然選價格實惠的[呲牙]
用了好幾個手機,基本都是小米,都是用的壞了才換。
其他網友觀點首先要國產的,然后看性能選著適合自己的吧[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