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來房產稅,卻等來了租房稅。房租要漲嗎?
優質回答:最近,云南省稅務局發布的一則公告在網上炸開了鍋!
公告大致的內容是,2021年1月1日起,個人出租住房,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出租非住房,按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此公告一出,云南房東就開始忙著盤算自己家的出租房該上多少稅了,租客們也擔心房東以此為借口漲價。
當然大家也別慌,不要斷章取義,里面還有另外一部分內容呢!
如果不能提供合法準確的成本費用憑證,那么應納稅所得額應該按照租金收入的5%來計算。
按照這個內容計算:
以10000元/月的商鋪租金為例,個人所得稅=10000*5%*20%=100元/月
以3000元/月的住房租金為例,個人所得稅=3000*5%*10%=15元/月
也就是說超過10000元的商鋪寫字樓,個稅才幾百元,而每月幾千元的住房也就幾十塊錢的個稅了。
不止云南,全國都要交租房稅相信有部分人不解為什么突然多了個租房稅?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按規定租房收益原本就是要納稅的。
根據財稅〔2008〕24號文件(對房產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分別做以下優惠):
1、房產稅:以租金收入4%計算繳納。
2、營業稅:3%稅率的基礎上減半計算繳納。
3、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以實際繳納的營業稅稅額乘以城建稅率(按納稅人所在地不同適用7%、5%、1%三檔稅率)和教育費附加率3%計算繳納。
4、個人所得稅: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暫減按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
6、免征印花稅。
所以并不是云南租房的房東要交稅,實際上全國所有房東出租房屋都要交稅,而且像北京、廣東、上海等地區早就開始征收租房個稅了。
只是云南這次的公告發布似乎釋放出一個信號,出租房屋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辦法將可能會在全國大范圍內重提并實施。
租房稅來了,房產稅還遠嗎?既然租房稅都實施了,那房產稅是不是也快來了呢?從2010年開始,要征收房產稅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有,但截至目前,只有上海和重慶在試點房產稅征收。
上海征收對象為本市居民新購房且屬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購房,稅率為0.4%~0.6%。
重慶征收對象是獨棟別墅高檔公寓,以及無工作戶口無投資人員所購二套房,稅率為0.5%-1.2%。
并且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沒有提到房地產稅法。這意味著,2021年房地產稅立法不會有實質性的推進。
不過未來征收房產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因為財政部在2017年就已經“敲定”了房產稅未來必然開征的事實。
前不久,財政部部長也在《人民日報》上發布了《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文章,提到稅收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其中還講到了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所以已經有多套房還打算買房來投資的老板就要慎重了!當然除了買房投資需要謹慎,我們在公司經營上也需要謹慎。
其他網友觀點房租肯定要漲的。第一,通貨膨脹因素,貨幣購買力會逐漸減少。第二,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水漲船高的道理都懂。第三,租稅等看似房東承擔的費用會轉嫁到租戶頭上去,毋庸置疑。
其他網友觀點房租漲那是大勢所趨的事,反正有的是辦法能讓房租漲上去,現在很多城市都不適合年輕人“生存”下去。前幾年搞“搶人大戰”的城市比比皆是,搶到人就繼續抬高房價,然后加劇年輕人的生活成本。我覺得這代年輕人活得也真是夠慘的,現在的房價已經漲到“畸形”的地步。新一線城市漲漲漲,反正有吸納的外來人口。說句潑冷水的話,就那新一線城市的就業崗位,能承載那么多人口涌入么。人社部最缺的人的崗位還是那些銷售,家政,司機,廚師,快遞員,服務員等等。每個來新一線城市,或者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都能找到合適且穩定的工作么,根本不可能。
疫情之后,什么職業成為熱門行業,我只能說是銷售。有些城市打著新一線城市的名號,其實很多崗位都已經飽和,滿大街都是這銷售,那銷售。 給你推銷課程的,讓你買房的,游泳健身的,養生保健的,還有給老人推銷墓地和殯葬用品的。下個班,滿大街的銷售跟打雞血樣讓我們看到所謂城市的另一面。其次,房價是誰漲起來的,賣地價格就居高不下,建造成房子更得乘兩倍的價格。
現在年輕人有多少工資能和房價掛鉤,沒有房子的為房子焦慮,有一套房的還是焦慮?,F在房價漲得,連那些有一套房的都不敢輕易換房,因為就換賣掉第一套房,還得貼很多錢甚至貸款當房奴。這個年代就是個煉獄環境,雖然人人都能吃飽穿暖,但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講,是各種壓力纏身。
這回還搞什么租房稅,全國上下鋪天蓋地的賣地,就業環境更是烏煙瘴氣,年年大學生數量居高不下,還有用人“年輕紅利”等等。不僅賣地,還有與“拆城中村”相輔相成,改善城市形象,間接提高年輕人的生活成本。羊毛畢竟出在羊身上,不搜刮,哪來的錢,哪來的繁華盛世。
在這些繁華背后,是多少家庭的負債累累。天天大搞城市化進程,也造就一些地方成為鬼城,爛尾樓。還有各種縣城鋪天蓋地的漲房價,都到達一萬多一平。也不看看那些縣城就業崗位有多少,年輕人的工資有多少。還有那些手里五六套房,甚至十幾套房的,倒手賣給剛需,就抵得上工作十多年。全國上下的房價就像茅臺樣,明明標價1499,有多少老百姓能喝得起。
反正漲就漲,自古以來,底層老百姓有選擇的機會么。只能成為被魚肉的那個,畢竟永遠是集體的利益高于一切。